« 变压器卵石“雅俗共赏”变压器鹅卵石心爱之石 »

变压器鹅卵石各呈其妙

        余与石结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。市爱石协会在复兴公园办奇石展。展览会上:广西的钟乳石、桂林的花彩石;浙江的鸡血石、青田石;新疆魔鬼城的风凌石等等琳琅满目,深深地烙于脑海、融于血液,震撼着“不惑”之年的生命。尔后成为协会的成员,为会刊《石趣》写稿。因为在邮电局工作,成了《石趣》报的发行人。1993年成为上海市中国名人名家藏石展赞助人和工作人员,本人三方奇石入选参展。南京浩天鹅卵石厂提供各种型号的变压器卵石变压器鹅卵石 。

        玩石万里行。首发广西桂林,继之江浙、南京、昌化、青田;在武夷山采得人参石。南下张家界得立体菊花石(属珍稀品)。四川省由成都至九寨沟、黄龙、青城山、都江堰;由重庆沿江而下大、小三峡至宜昌返泸,硕果累累。2001年与王先生去洛阳、嵩山、黄河小浪堤猎物颇丰。二次去云南,亦有所获。2003年,青岛得崂山绿石。2004年随中国摄影报采风团由成都出发,经泸定桥、穿二郎山、转稻城、太阳谷入滇,深入梅里雪山。由德钦入西藏、经白马雪山、在藏东南然乌湖采得钟乳石。进入拉萨,在八角街购得真言石。一路西行经圣湖纳木错至日喀则;由定日县进入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在商店购得3.16亿年前“菊石”。菊石图片已刊于2006年《中国观赏石》的第3期。自成都出发、经拉萨至珠峰登山大本营(海拔5100多米)返回至拉萨散团,历时21天,行程6600公里。

        2005年江西婺源,2006年安徽徽州行,石无空手,均有所获。2007年7、8月间甘肃、新疆游,历时17天,行程8400公里。经嘉峪关、敦煌、吐鲁番,沿天山山脉,走奇台、阜康等10个城市,共18个景观。其中以奇台县最为心仪。

        奇台县至阿勒泰公路之间有个将军庙遗址,这就是名闻中外的将军戈壁。这里有亚洲最大的硅化木群,魔鬼城(喀斯特地貌)以及火山口遗迹等组成的史前景观。

        在石树沟3.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分布着1000多株硅化木化石群。最大的硅化木直径2米(见图),最长的达26米。笔者与一棵较长的硅化木留下了一段因缘(见图)。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进入硅化木园(见图)在沟底、坡上一堆一堆的硅化木化石大小不等,随处可见,任人自取。据知情人介绍,这是游人喜新厌旧的结果。真是“黒瞎子”掰玉米,一手捡一手丢的怪现象。能否觅得好石、奇石那要看你的体力和眼力了。本人当然狠狠的抓了“一把”。回到县城,透过邮局寄回上海。正巧,回泸第二天,邮包也到了家,欣喜之至。

        生命不息,玩石不止,古稀之年不亦乐乎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南京浩天鹅卵石厂的联系方式:
联系人:徐厂长
手机:13952053975
Q Q:401256908
信箱:
njels@163.com (南京鹅卵石的汉语拼音开头字母,无空格)
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雨花石村
传真:025-57607108
如果您想要现场参观雨花石生产加工流程以及考察工厂实力,请您提前与我们联系预约,以便安排接送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     半亩园在北京内城弓弦胡同(今黄米胡同),是清代著名的园林建筑师李渔(笠翁)设计的宅园,所叠假山誉为京城之冠。半亩园建自清初,据《鸿雪因缘图记》载:半亩园在京都紫禁城外东北隅,弓弦胡同内,延禧观对过,园本贾胶侯中丞(名汉复、汉军人)宅,“李笠翁(渔)客贾幕时,为葺斯园,垒石成山,引水作沼,平台曲室,奥如旷如”。后又改为会馆,又改为戏园。道光初麟见亭(麟庆)得之,大为修葺,其名遂著。其后直到民国年间又屡易其主,曾不断地进行改建、扩建。八十年代初尚能见到假山及古石。

         麟庆(1791-1864年),字振祥,号见亭。是阿什坦第六世嫡孙,其父廷路曾任泰安知府,其母恽珠是位女诗人,为清代画坛六大家之一的恽寿平后代。麟庆1809年中进士,入翰林院任编修,曾任安徽徽州知府、江南河道总督等职,有《鸿雪因缘图记》等书传世。
 
         半亩园布局及景点,据《鸿雪因缘图记》一书中“半亩营园”、“拜石拜石”、“嫏女環藏书”、“近光伫月”、“园居成趣”、“退思夜读”、“焕文写像”七张图,加上七篇小记,即可得知半亩园概貌。
 
    《图记》中说:“北首是园的主要建筑大厅正堂名曰云荫,其旁轩曰拜石,廊曰曝画,阁曰近光,斋曰退思,亭曰赏春,室曰凝香。此外有嫏女環妙境、海棠吟社、玲珑池馆、潇湘小影、云容石态、罨秀山房”虽区区三个小院,但各有特色,尤其是室内陈设更是绝佳。
 
       1、云荫堂
 
       半亩园中正堂名“云荫堂”,堂正中陈设阮元所赠“流云槎”,此件木器是天然为榆木根制成的卧榻,形似紫云垂地。流云槎原为明代文学家康海之物,陈设于扬州康山草堂。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被阮元发现,购回修复,后赠麟庆。上有题名曰“流云”两字,为赵宦光所篆,明董其昌、陈继儒均有题跋。因其形似流云下垂,故斯园正堂曰“云荫堂”。堂内悬两幅楹联,一为自撰,上联为:“源溯白山,幸相承七叶金貂,那敢问清风明月”;下联为:“居邻紫禁,好位置廿年琴鹤,愿常依舜日尧天”。大意是叙述家世和对清廷的依附。第二幅对联乃购自扬州梁阶平相国手迹,上联为:“文酒聚三楹、晤对间今今古古”;下联为:“烟霞藏十笏,卧游边水水山山。”可反映半亩园的文学气氛和园林格调。
 
       2、近光阁
 
        置于平台之上,为半亩园中最高处,可览紫禁城大内门楼、琼岛白塔、景山五亭,故名近光。阁中楹联为:“万井楼台疑绣画,五云宫阙见蓬莱”。平台南有一松,生长于石洞之上。西有万磴三折,为登台石路。东有一事,取名“会客处”。过亭为一小桥,即石洞,入洞再转为退思斋。对斋有偃月门,门内一院植海棠二株,西轩为“海棠吟社”。东出为曝画廊,廊与退思斋顶即近光阁下之平台。麟见亭曾作《近光伫月诗》云:“中秋未到又孟兰,喜向平台得大欢。随分杯盘真趣味,相携儿女共团圆。微云华月松阴露,流水高山石上弹。试问隔墙瞻紫禁,琼楼玉宇不胜寒。”
 
       3、拜石轩
 
        座南朝北,是园主人的日常读书、专陈怪石的地方。麟见亭重修时,收集四方奇石罗列其间,使石胜的特色更为突出。据“拜石拜石”一节文字描写:
 
       “余命崇实添觅佳石,购得一虎双笋,颇具形似,终鲜绉、瘦、透之品。乃集旧存灵璧、英德、太湖、锦州诸盆玩,并滇黔朱砂、水银、铜、铅各矿石,罗列一轩,而嵌窗几。以文石架叠石经、石刻,壁悬石笛、石箫。轩前后凡六楹,后三楹一贮砚,一贮图章,一镌米元章《洞天一品石论》于板壁。前三楹一木假石高九尺,质系泡素,洞窍玲珑;一星石,围四尺,上勒晋卞忠贞公壶诗,成哲亲王诒晋斋跋,色黑而黝,古光可鉴;一大理石屏,高七尺,九峰嶙峋,旁镌阮云台先生点苍山作,屏即先生所赠也。又插牌一,天然云山,云中一月,影圆而白,山头有亭,四柱分明。承以檀木座,座上镌刻吴宽、姜宸英等人的题跋,谓“山高月小”。……因名曰“见亭石”。照袍笏拜之,遂颜轩曰拜石。”从描述中可以看出,麟庆以为因缘在他的字见亭,特绘麟庆仙人像,命名为“见亭石”。所谓拜这块见亭石。拜石轩联云:“湖上笠翁端推妙手,江头米老应是知音”。拜石轩厅面对青石假山,院东置形似石虎的一双石笋及太湖石。
 
       4、嫏女環藏书
 
       坐落在半亩园西部,是一处小轩,轩前有藤萝架,院中有盆景,面对青石假山,上端立六角小亭,西仿嫏女環山势,辟二石洞,后轩三间,为园中藏书屋,取名“嫏女環妙境”。此仍真是嫏女環福地,藏书、读书之佳境。轩内楹联为:“万卷藏书宜子弟,一家终日在楼台”。麟庆曾作五言古诗:
 
嫏女環古福地,梦到惟张华。藏书千万卷,便是神仙家。
牙签而金轴,邺架辉云霞。守户以二犬,石洞相周遮。
今我欲效之,母乃愿大奢。小园营半亩,古帙积五车。
坐拥欣目娱,种竹还栽花。遗金成满赢,习俗祛浮华。
区区抱轻心,慎守休矜夸。
诗中提到的“嫏女環”传为天帝藏书处。
 
5、湖石假山
 
        在园中的湖石、片石、石笋、块石构成溪、山、池、墙,各呈其妙,麟庆自说退思斋南“倚石山”,石山(太湖石假山)上有传为笠翁手植松。至于园西北所叠青石假山,《图记》中“拜石拜石”文中说,“半亩园以石胜,缘出李笠翁手,故名。顾西山石青质薄多片,其垒黄而有致者出于永宁山,今封禁。园中所存,尚康熙间物”。虽未直接指出笠翁所叠,但明确指出是康熙建园时旧物。
 
        园西北的青石假山,也系建园时的旧物,由“拜石拜石”、“嫏女環藏书”图中可见叠石概况。在《图记》“嫏女環藏书”文中有一“垒石为山,顶建小亭,其南横板作桥,下通人行,西仿廊环山势,开石洞三,后轩三楹,颇爽皑”。此类叠石法京师较多,此山是拜石轩嫏女環藏书室的横向屏障,如由山间洞穴视嫏女環藏书室似隐似现,似断似续,又加似虎皮石墙与攀援植物,将“嫏女環藏书”院与拜石轩小院隔成二种境界,此种手法确不落俗套。
 
        园中南面即“退思斋”外墙有湖石峭壁山,山《图记》的“近光伫月”文中有:“南有松,生石洞上,传系笠翁手植。其西石磴三折,即来路。下蹬,东有亭曰:‘留客处’。过亭为小桥,北即石洞,入洞再转为‘退思斋’。在“退思夜读”文中有:“退思斋在半亩园海棠吟社之南,后倚石山,有洞可出,前三楹面北,内一楹独拓东窗,夏借石气而凉,冬得晨光则暖”。此假山的叠法确同于《闲情偶寄》中的“假山之好,人有同心,独不知为的峭壁,是可谓叶公之好龙矣。山之为地,非宽不可。壁则挺然直上,有如劲松孤桐,斋头但有隙地,皆可为之……凡累石之家,正面为山,背面皆可作壁,匪特前斜后直,物理皆然,如椅榻舟车之类;即山之本性亦复如是,逶迤其前者,未有不崭绝其后,故峭壁之设诚不可己”。“假山无论大小,其中皆可作洞”。“言山石之美者,俱在透、漏、瘦三字。此通于彼,彼通于此,若有道路于行,所谓透也。石上有眼,四面玲珑,所谓漏也。壁立当空,孤峙无倚,所谓瘦也”。园中可看到此山的透、漏、瘦的大势。
 
        此种峭壁假山在平地建立的小园中确可省地又可取势的叠山妙法,且此地不易得湖石,故以此湖石叠成小巧精致的峭壁假山。
 
       半亩园中小园叠石用湖石、青石、石笋、块石、叠成峭壁山、青石山、洞穴、溪涧,并各自成景,水山互补,相得益彰。京师半亩园之以石名,确是有特色的。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